科技兴农 创新富民

深耕大地,滋养生活,以绿色引领农业,用科技塑造未来。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邮 编:710032

电 话:18291999448

电子邮箱:1663887563@qq.com

联 系 人:李总

地 址: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长乐西路金花羊毛城7楼702(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韩森路9号紫落澜庭2栋1801室)

乡村振兴

时间:2025-05-23
浏览量:22
作者:
来源:

摘要:数字技术是推动中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不仅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推进农村组织治理创新、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还能助力农村生态保护。然而,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存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农村数字化专业人才紧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滞后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该文通过探究,认为只有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数字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农村专业数字人才队伍等措施,才能更好地让数字技术为乡村振兴赋能。

关键词:数字技术;乡村振兴;优化路径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数字技术可以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实现增收致富;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有助于推动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资源优化,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同时,数字技术的运用还有助于农村治理创新和生态保护。因此,深入研究和探索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挑战与路径,对于推动中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

 

1.1   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数字技术通过对乡村的渗透和产业的融合,发挥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增长效应。农民可以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农田进行智能监测,监测土壤湿度、养分含量、作物生长状况等,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农民可以精准施肥、灌溉,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实现农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流通,降低了中间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1]。农村互联网+”平台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型产业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新活力,促进农村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开展多元化经营,实现增收致富。

1.2   推进农村治理创新

随着数字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广泛应用,数字赋能为农村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数字技术推动农村治理创新,打通信息闭塞的堵点,村集体决议网上公开,畅通村情民意,切实提高了村民的参与度与获得感,增强了村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时,数字技术也为组织管理聚合更多的信息和数据资源,通过对信息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政府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从而更有效地调配资源,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

1.3   助力农村生态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和乡村振兴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数字赋能乡村精细化管理,时刻把握着乡村概况。数字乡村平台集数据采集、管理、应用发布的一体化应用系统,24小时动态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存储、管理、查询、统计和分析,当水质、局部空气质量达到预警值时实时报警,实现了乡村环境污染的精准防治,提高了乡村环境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通过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的精细化耕作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既有助于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还有助于降低农业作业的操作难度,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1.4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人民生活安居乐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依托网络教育平台的丰富教学资源,农村学生可以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拓展视野,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效;依托智慧医院和远程医疗等服务系统,农村患者可以获得城市高水平医疗服务,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村民可以充分利用快手、抖音等平台进行网络直播培训,以农业技术为主线,自主学习更多新业态技能和新型管理技术,提高农技入户率,打通推广最后一公里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

 

2.1   农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

互联网可以实现对乡村的全方位覆盖,家家户户通过智能终端接入网络,互通网络是数字技术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很多乡村还无法满足这些条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312月,中国农村互联网用户数量达3.62亿,只占网民总数的29.8%;中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83.3%,但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66.5%,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数字鸿沟仍然较大。农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导致数字乡村建设受阻,也影响了乡村振兴的发展[2]

2.2   农村数字化专业人才紧缺

农村难以吸引人才,更难以留住人才,导致农村数字人才紧缺。首先,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单一,工作和生活条件相对较差,难以吸引具备数字化技能的专业人才。其次,农村本土数字化青年为追求好的工作机会和薪酬待遇也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发展。同时,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缺乏对数字化人才的专业培训,虽然部分基层政府联合企业开展了一些数字化培训项目,但覆盖面窄、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农民在数字技能和素养方面的提升受限,难以满足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需求。

2.3   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滞后

农村地区由于生产要素供给不足、产业链不完整、经营主体的核心竞争力不高等多重短板制约,第一二三产业的数字化发展及转型较为滞后。在农业生产领域,尽管近年来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但数字化水平整体较低。主要表现在农业物联网、大数据、遥感监测等技术应用不够广泛,导致农作物管理、农产品流通等环节效率不高。同时,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科技创新力不足,导致数字农业生产规模较小,限制了数字化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在农村工业、制造业等领域,传统生产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数字化转型较为滞后。大多数农村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数字升级。同时,农村制造业的产品结构较为单一,附加值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农村的零售业、旅游业等服务业领域,数字化发展也存在不足。农村地区的旅游业由于数字化基础设施落后,缺少线上营销,影响了旅游业发展。农村零售业多为小规模、低水平经营,大多停留在传统电商层面,也缺少现代物流体系的支撑。


3.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优化路径

 

3.1   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大数据相关软硬件建设是推进数字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一方面,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政府应提高对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确保充足的资金用于网络覆盖、设备更新和维护等方面。此外,政府还可以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另一方面,加大农村数字基础设施的覆盖面。政府需要优化网络布局,提高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特别是对于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政府应该优先保障网络建设,确保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此外,政府还应该关注农村地区的数字化设备更新,提高设备性能和可靠性,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数字需求。

3.2   建设农村专业数字人才队伍

农村数字建设人才要结构均衡、数量充足、质量过硬,后备力量雄厚对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方面,加大专业化数字人才引进。政府要制定具有吸引力的农村数字人才引进政策,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良好的职业晋升渠道等优势条件,吸引专业化数字人才;还要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文化生活等优化农村生活环境留住人才。此外,政府可以加强与农业院校和科技大学的合作,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农村数字人才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对本土人才的培养,激发内生动力[3]。政府可以通过线下讲座、实践操作演练等培养本土人才,然后本土人才加强与当地农民的技术交流,扩大数字人才规模,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3.3   加快农村数字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农村数字经济转型升级是当前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首先通过推广互联网+农业推动农业生产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在农田中部署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养分等,然后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农民提供精准农业建议,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其次农村工业、制造业等领域要加快数字化生产和管理步伐,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焊接、智能监控等先进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引进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管理技术,进行生产管理、市场分析和营销推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再次,要积极构建农村电商平台、数字化供应链、智慧物流仓储,循序渐进推进农村服务业发展。数字化供应链和农村电商等平台实现产品供给和销售的高效快捷化,产品由生产端直达消费者手中,提高农民收入。智慧物流仓储能够智能化分拣、跟踪,提高农产品及工业产品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收入与产出的最大化[4]。此外,依托数字技术赋能推动乡村文旅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通过互联网平台和虚拟仿真技术,让更多乡村美景走入人心,创新和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及服务新业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4.结语  

  数字技术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乡村生态振兴、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挑战,积极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伟大目标。